【共享辦公室】五間初創的故事了解Co-Work的優勢
共享辦公室的好處離不開靈活方便、配套齊全、核心地段、廣闊人脈等,這些優點對於未曾使用的人士來說或許仍不夠具體清晰。記者先後和幾位在共享辦公室環境工作的創業家和青年創業者傾談過,了解他們對這種工作環境的切身用家體驗。
創意新勢力:初創企業吸金要有計
初創和中小企業要茁壯成長,離不開人才和資金。錢不是萬能,但若資金不足,企業亦難以營運。要獲得水源,除了靠生意帶來的收入外,政府及坊間不少計劃和投資亦可幫到手。
智能乳酪機 膠囊自製無糖口味 6小時完成可用豆奶製作吸素食客
不少人愛吃乳酪,走入超級市場,冷藏櫃內的乳酪產品令人眼花撩亂,各種口味任君選擇。本地初創公司Lecker Labs創辦人Ashok Jaiswal就認為,許多乳酪並沒有想像般健康,糖分驚人,Jaiswal研發出名為「Yomee」的智能乳酪機,配合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可自製無糖乳酪,預計今年聖誕推出市面,為消費者帶來新選擇。
邊旅行邊創業 港產行事曆App (Sorted 蔡振宏 / 吳卓強)
本地應用程式Sorted主打個人化行事曆及備忘錄功能,除於蘋果App Store突圍而出,創辦人信奉「build a company before a product」哲學,盡量簡化公司體制,實行「邊旅行邊創業」,務求得到最大自由和運營效率。《信報》StartupBeat請來Sorted開發者蔡振宏及吳卓強,探討其創業理念。
【創業兵團】港科企研人工智能 供企業一站式市場策劃服務
科技日趨成熟,大眾現時對線上購物興趣大增,商家為方便與顧客溝通,會透過社交平台及應用程式,解答用家問題。本地科企Appsture Technology 近年就研發智能對話行銷平台EasyChat,為品牌及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銷售策劃服務。
模特兒付「律師」逾10萬創業 推智能合約程式
後生真係輸得起?這句幾乎成為年輕初創者的指定台詞。24歲的兼職模特兒蔡婕妤(Kristy)正是其中一個抱著這個想法的創業者,去年自掏荷包約10萬元予一神秘律師,以創辦智能合約程式,免費提供訂立遺囑、交通意外和解協議等,未曾修讀亦沒有律師資格的她說,冀程式假以時日可取代律師。
創業17年走遍高山低谷 林溢鋒轉投初創有原因!
專門投資初創的拾貳門創科資本創辦人林溢鋒(Alvin),畢業時正值金融風暴,市況低迷下,他大膽踏上創業之路。在創業的17年間,Alvin捱過多個低谷,公司規模愈做愈大。在2015年申請主板上市前,他卻將一手創立的公司售予國際企業,轉行投資初創,何以會作出這個決定呢?
香港初創去年增18% 貿發局續辦「創業快綫」培育計劃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葉澤恩指,去年本港初創企業增加18%至2625間,初創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去年首屆「創業快綫」初創培育計劃,透過展覽、外訪等活動,引領獲獎初創在短時間內開拓國際市場,同時讓初創接觸大灣區投資者、買家和潛在合作夥伴。多位首屆勝出的初創都表示,計劃有助建立人脈、開拓國內外市場,亦有助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加密幣結合智能合約 Abra冀打通全球金融交易
於2014年成立的美國初創Abra,主打「方便投資」,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就能提供加密貨幣、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外幣等多種資產的買賣服務,短短數年間,用戶已遍布全球155國家。Abra已獲得鴻海集團旗下創投公司HCM、美國運通、富達等大型企業投資,去年更獲《華爾街日報》選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25間科技公司之一
兩大科技博覽四月登場 推動初創持續發展
下月中於會展舉辦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匯聚超過 5,000 家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呈現各式各樣的創新產品及先進技術,亦有各初創企業展示最新創科產品,為行業添注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