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可用性測試 AI 系統 聲稱達到真人準確度
可用性測試往往是應用程式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確保用家在使用應用程式的時候不會被介面上的不同元素混淆,可以清晰地了解使用流程。這個工序一直涉及大量的真人測試,但 Google 最近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則聲稱可以取代人手,準確度達到真人級數。
港產初創開發趣味健身 App 提供私人虛擬教練
運動健身是不少注意健康的人會花時間做的事情,除了真人健身教練之外,市面上亦有不少虛擬健身教練 App,協助用家自己對着螢幕健身。有本地初創公司就開發趣味健身 App,透過人工智能和動作識別來提供健身指導。
初創推AI手機App掃餐牌查熱量
在經濟發達地區,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及長期疾病愈趨普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飲食習慣。有本地初創公司開發出一個手機App,稱可扮演隨身營養師的角色。用戶只需利用它來辨認餐牌中的食物和飲品,便可即時知道它們的熱量。此外,這個手機App還可利用一些基本資料,聲稱可預測用戶10年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稍後還會再加入預測糖尿病風險的功能。
港初創研醫保索賠平台 區塊鏈保障個人私隱
香港人口老化嚴重,醫療應用程式蔚然成風。有香港初創公司EMALI.IO就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推出雲端醫療保險索賠應用程式「醫保通」,冀提升個人病歷私隱保障,聲稱有助保險公司節省逾半人手及行政等營運成本。
華爾街才俊創立科技學校 Xccelerate培育港編程人才
曾在華爾街打滾的Lavine Hemlani,前年回港開設軟件開發學校Xccelerate。香港時常被指創科發展遜色,「香港缺乏的,並非投資者或共享工作空間,而是人才。人家矽谷和中國內地,卻有大量電腦科學家、軟件工程師、區塊鏈開發者致力於科技工作。」在港出生、美國升學和工作的Lavine Hemlani有如此看法。
港初創公司研發行程助手程式 方便夾時間搞活動
都市人日理萬機,日曆常被行街、開會、食飯等行程填滿,有時會同時使用不同通訊軟件或社交媒體聯誼約活動,除整理麻煩及引起混亂外,有時更會出錯,導致錯過重要活動。
港產筆記App八年收入數千萬 (GoodNotes陳浩銓 )
不少著名的應用程式(App),背後都由港人開發出來。以蘋果iOS筆記程式GoodNotes為例,為iPad平板提升書寫體驗,上架至今逾200萬人下載。GoodNotes未有燒錢擴張,反而專心開發付費程式。在全球用戶支持下,8年來生意額達數千萬港元,成功在國際衝出名堂。
80後寫手機程式創業 免費DrApp為病人解答問題 慳醫療費 | 創業個案 | Startup
所謂「病向淺中醫」,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卻有不少人諱疾忌醫,將病情一拖再拖,結果變成嚴重疾病。眾所周知,香港醫療體系嚴重超出負荷,有醫療業界人士希望透過科技,令資源分配更加有效。DrApp是一個將醫生及病人連繫起來的手機應用程式(App),令病人及早求醫,防患未然,從而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
Startup Company Raise $6.5 Million to Further ‘World’s Greatest Photography Game’ Platform
A startup based in Tel Aviv, Israel, have raised over $5 million in Series A funding to further a mobile app they are calling “the world’s greatest photography game.” GuruShots is turning photo-taking into a game in which users rank each others’ photos in order to score points.
Pin Me手機點餐小店恩物 掃二維碼落單 走冰少甜任你揀
「寫嘢,唔該!」在擁擠的茶餐廳內,食客即使喊破喉嚨、舉手舉到手軟,侍應分身不暇,亦無法即時上前招呼。由港青查宇及其團隊所開發的Pin Me手機點餐系統,正好是食客、餐飲小店的福音。